2013年9月11日星期三

自由亚洲电台: 9·11事件12年之际纽约社区侨领讲述当时的情景

普通话主页
 
Get coupons for your local stores

The Entertainment Coupon Book is a valuable companion on your daily adventures. Flip through anytime for great ideas... and big savings.
From our sponsors
9·11事件12年之际纽约社区侨领讲述当时的情景
Sep 11th 2013, 14:20

911过去十二年了,当年紧邻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的中国城,曾经历游客锐减的冰霜期。社区侨领讲述了当时的情景和中国城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纽约中华总商会主席于金山回忆了911当天在中国城的感受。那一年也像今年一样,纽约人正在准备选市长。

于金山:"很多人到孔子大厦的初选站来,忽然就看到双子大厦的北楼开始冒烟。很多投票的人就跑出来看,认为是一个直升飞机可能撞到里面。所以大家也不在意。过了不久,整个中国城都可以听到这个声音,一声很大的声音,原来有另外一架飞机撞进了南楼。"

烟尘弥漫,道路封锁。中国城当时已经走下坡路的制衣厂,因为911之后道路关闭一个月,工人无法上班而雪上加霜。制衣行业彻底凋零。

中国城旁边的政府大楼、法院、警察局因为有可能是恐怖袭击目标,加强警戒防护,直接通往中国城的要道被关闭了。曾经依靠金融区和政府办公机构的餐饮业也大幅萎缩。

于金山:"我们以前,每天中午,世贸中心成千的人,走路到中国城来吃午餐的现象是永远看不见了。"

911之后,世贸遗址旁边的高档公寓园区炮台公园市,房价直落谷底。30万美元的房子当时6万美元都没有人买。经过十二年的修养生息,曼哈顿下城的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当地房价现在已经涨到60万、70万、100万。但是,中国城本身恢复慢。

于金山:"我们看到,十年以前的纽约跟现在的纽约完全不一样,因为人口回流。但是中国城呢,华人反而失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城面对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如果中国城人口继续减少,我们中国城自己本身的消费就会减少很多。"

曼哈顿因为寸土寸金,楼宇密集,加上中国城社团众多,一些人反对翻新改建工程,使得中国城看上去没有什么发展前途。近年在布鲁克林8大道、皇后区法拉盛又形成两个华人的聚集区。

华埠共同发展机构执行总监陈作舟认为,911之后中国城经济受损,除了市政府重视不够,也有华人自己的原因。纽约原本有233条巴士线路连接美国60多个城镇,直到佛罗里达。但是华人营运不规范,疲劳驾驶造成车祸,使得华人巴士公司被关闭。美国公司趁机挤入市场。而长途巴士曾是连接各地华人和纽约的纽带。

陈作舟:"这是很重要的,每年带动5、6百万人进来。因为这些人,在外面开餐馆,当地没有中国银行,他们挣的钱会回到唐人街。他们会在这里结婚,买月饼,剪头发,会在这里买珠宝、存货,送回去。这里等于是一个供应的集散地。那现在少了5、6百万人,你说生意为什么不好?当然不好。"

陈作舟希望保护好纽约中国城的传统,敦促政府改善交通,在支撑纽约市的旅游业中分一杯羹。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