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自由亚洲电台: 人民日报称“中国贡献的英语词句”融入国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普通话主页
 
Madesmith

Modern handmade. New designers every week.
From our sponsors
人民日报称"中国贡献的英语词句"融入国际生活的方方面面
Aug 28th 2013, 19:05

大约二、三十年以来,英文中来自中文的词汇和语句有增加趋势,这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与英语国家的交流日益增加的结果。

《人民日报》28号一篇报道称,"中式英语风靡全球","中国贡献的英语词句"彰显了中国的国力。现在来肯定或怀疑《人民日报》这个观察为时尚早,但是随着中国国门的敞开,中文将对其它文化和语言发生影响却是可以肯定的。

《人民日报》的报道罗列了一些"中国贡献的英语词句",其中有些词汇直接以汉语拼音形式出现在英语中,比如"shuanggui(双规)"、"guanxi(关系)"等等;有的则在一个词的汉语拼音后面加上英语后缀,比如"jiujielity(纠结)"。

文章也列举了一些从中文"硬译"过来的句子,比如"Long time no see"; 这些句子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群中已经使用若干年了。

一个语言适当吸纳来自外国语言的语汇和表达法有利于增益其表达力乃至风格情趣。

美国约克学院教授周泽浩说,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英语中已经有了一些来自中文的外来语。

"比如我们的Ketou(磕头)就是他们常用的词汇……(但)政治词汇是中国国内用的,没有进入英语discourse(话语)。"

美国亚太法学研究所执行长孙远钊教授表示,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影响力是这个民族软实力的一部分。

孙教授说:"把中国人对于事物的描述方式直接转换成英文呈现出来,其本身的意涵从某个程度来讲是中国的软实力。"

孙教授说,约定俗成的客观规律赋予语言以生命力。

"如果大家都在这儿指鹿为马,这个(鹿)就成为马了。"

周泽浩教授表示,一个语言的影响力随着该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力的扩张而扩张。

"这(吸纳外来语)是一个语言自然发展的现象、过程。"

周教授说,一个语汇或表达法能否为另外一种语言所接纳,往往要经过社会和学界的考察。

"(一些用语)老百姓已经用了,《牛津英语词典》或《韦氏英语词典》就会把这些用语吸纳到新版的词典里面。"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全球语言监测机构"从全球视野和英语语言发展角度给予所谓"中式英语"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种"可喜的混合体"。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