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居民储蓄额在今年八月突破43万亿,五年翻了一番。有评论指出,中国国内投资渠道狭窄、物价房价攀升,以及社保机制不健全等是迫使居民增加储蓄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八月以来,全国居民储蓄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民币,与五年前20万亿元的储蓄总额相比翻了一番。储蓄额增速如此之快对整体经济及民生问题产生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经济界的关注。
中国中央银行近年发布的一系列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储户把日常节省下来的资金存入银行始终是排在股票、债券及房地产等投资项目之前的首选积蓄方式。在中国居民购房、教育和医疗等家庭大额支出日渐扩大的现状下,公众增加预防性储蓄的举动也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产保持方式。
在深圳的"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就此表示,中国居民储蓄额攀升首先与中国政府大量印发货币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关,而43万亿元储蓄总额并非意味着中国普通家庭都享有收入和储蓄方面的均等机会:
"有关的研究显示,我们储蓄额虽然比较高但实际上是少数家庭拥有的,拥有大量储蓄额的人可能是在少数20%的家庭。那么确实,由于中国没有社会保障,各个家庭必须用储蓄为养老、医疗、教育做储备。相对来说,最近几年(储蓄额)增长那么快与政府大量印钞票也有关系,43万亿的储蓄里面并不是说平均分布的。"
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还显示,目前中国居民储蓄的比率已达到50%,远高于其他国家约20%的平均水平。官方新华网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储蓄增长状况目前已明显与国内的股市指数波动形成了"跷跷板"的现象。过去十年间,中国资本市场每当出现波动剧烈、股市指数发生下跌的阶段,居民储蓄则增长迅速。这一现象从侧面印证了中国百姓投资渠道狭窄的尴尬现实。而在居民投资途径之外,物价房价的攀升、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以及公众普遍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因素,也是引发居民储蓄规模持续扩张的重要原因。
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高储蓄额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则是喜忧参半:
"货币发行太多让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就造成了老百姓的储蓄表面上增长了很多,但实际的购买力、实际的财富水平并没有20万亿增量反映的那么大。前些年国进民退的趋势不是那么明显,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家对未来中国的前景越来越担心,经济、社会、政治也好不确定性增加很多。"
究竟庞大的居民储蓄能否为金融系统消化,给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提供内需动力?陈志武教授的回答是,这受到中国国有金融系统单方面只为地方政府及国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局限。目前看来,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上任之后,其经济举措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当老百姓把手头的钱不是自己做直接的创业投资而是都放在银行做储蓄的话,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但很遗憾的是,越是这样最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最近几天公布的中国宏观经济、特别是工业产出等等数据来看,(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基本上与原来的领导班子在经济方面没有太多本质的差别,照样是由地方政府唱主角去做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
陈志武教授认为,中国居民储蓄能否像公众预期的那样长期保值,将面临中国政府及国有企业债务等一系列的风险:
"不管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还是国有企业,最后背下来的债务要还肯定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去买单。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绝对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绝对是政治问题、是这个体制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果宪政改革不能够推动,就不能对地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根本的原因就是,行政权力、政府权力失控。"
深圳"当地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也认为,中国经济一旦出现大幅度波动,普通居民家庭依靠储蓄脱困的方式将难以为计:
"中国政府和企业的负债达到120万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一旦经济发生重大的波动,43万亿的储蓄是远远不够弥补政府、企业包括家庭的大量负债。所以,中国大多数、80%以上的家庭储蓄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抵挡任何可能的天灾、疾病包括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陈志武教授还强调,高额居民储蓄虽给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提供了可能的投资条件,但习近平、李克强一届领导层如不能改变目前靠高投资、高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将难以实现。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