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自由亚洲电台: 缅甸的民主进程、前景及挑战

普通话主页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缅甸的民主进程、前景及挑战
Oct 8th 2013, 13:55

与中国接壤的缅甸近年来因民主转型而备受国际关注。尽管其民主前景目前尚不完全明朗,但仍对亚洲乃至世界产生震撼。

民主转型的过程、前景与挑战

缅甸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军政权统治下,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政治生态持续恶化,种族间战乱不断,反对派和民众的抗议经久不息,而军政府的高压、独裁、暴行也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的谴责和长期制裁。缅甸军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寻求新的方向。而变化也由此开始一步步出现。2010年11月,缅甸举行20年来的首次大选,由前政府总理吴登盛领导、受军方支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巩发党)获胜;一周之后,民主运动领袖昂山素季从软禁中获释。外界将其视为缅甸由军人政权向文职政府转变的标志。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3月,吴登盛当选为缅甸新总统,成为该国军人掌权后首位民选文人政府总统。

美国非政府组织美国缅甸运动的执行主任奎格丽女士分析说:"已发生的最大的变化似乎是缅甸集团的首脑丹瑞将军要退休了,从最前沿隐退到幕后,他允许军事集团里的其他人担负更多的领导角色,他们有不同的领导风格,例如,登盛自己也曾是将军,执行过军方领导层恶名昭著的暴行,成为这个国家不再穿军装的新领导人后,他试图去接触国际社会,这就成了一种策略的问题了;军事集团内部不同成员认为丹瑞的策略对于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性不是最好的,所以就变成如何能赢取最大经济利益和合法性,说到底,是如何让外界取消制裁。接踵而至的,就是在吴登盛领导下要如何做才能使制裁被解除。"

吴登盛上任后,先是下令大赦数千入狱者,随后通过新的劳动法,允许成立劳工联盟。同时,在政治上,吴登盛签署法令,首次允许和平示威,并与反对派和反政府团体展开接触对话,以实现全国和解。这一年,从软禁中获释的民主领袖昂山素季被允许离开仰光,与吴登盛举行会晤。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重新进行政党注册,准备参加议会补选。2012年初,吴登盛领导的新政府与境内反政府武装克伦族全国联盟领导人签订停火协议,以结束双方数十年来的冲突。

(2013年7月病逝的)缅甸华人领袖罗星汉在2012年接受本台专访时,曾就缅甸发生的变化表示,政府希望通过停止内战而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他说:"这50年来都是军人在掌权,一直都是军人在领导,现在的总统吴登盛也是军人。但他看到我们缅甸是个土地广阔资源丰富的国家,为什么会贫穷落后,就是因为我们在打内战,我们很不独立时就开始打内战了,必须停止内战。"

2012年,缅甸新政府再次宣布大赦,释放数百名入狱者,包括1988年学生抗议运动的参加者及参加2007年示威的僧侣。但鉴于军政府曾独裁统治太多年,因此,缅甸新政府改革的真实性和深度仍受到外界的怀疑。

奎格丽说:"民主改革可否逆转确实是个大问题。当然我们认为这是可逆转的。但我们同时也认为这其实并非一个必要的问题。目前真正的问题是这些变化是否是真实的,因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都是很表面化的,比如释放政治犯,而重新将政治犯关进监狱也是很容易的,我们也确实看到任何真正很活跃的人会被重新投入监牢。这些都是引起我们关注和担心的。我们认为,其政府所作的改变主要是力图让西方解除制裁,充分利用激活经济的契机。而从政治局面来讲,它不仅仅是很容易逆转的,而且至今仍是表面的变化,未有实质性变化。"

在缅甸新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变革的同时,昂山素季及其团队抓住契机,为该国走上民主轨道不遗余力。2012年4月,全国民主联盟(NLD)在议会补选中获胜,昂山素季赢得议员席位。这次选举也被广泛认为自由公正。

加拿大阿卡迪亚大学对比宗教学荣誉退休教授布鲁斯马修在TVO电视节目上分析说:"我认为这种变革是永久性的,有人认为,缅甸所发生的这些事件无法显示缅甸在政治自由方面的进展是不可逆转的,但我个人认为它们是不可逆转的。这个国家正在正面的轨道上行进,它也许需要很长时间,如昂山素季所说,以1到10来衡量民主权利,他们目前还仅在第一阶段。"

缅甸新政府则利用国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变化作为起点,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出击,以争取外界在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方面的支持。国际社会也其作出积极回应。2011年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问缅甸并会晤昂山素季和吴登盛,随后,第二年,美国恢复与缅甸的全面外交关系,并宣布放松对缅甸的制裁;欧盟也宣布延期对缅甸的大多数制裁,并在仰光开设办公室。

2012年6月,昂山素季展开欧美之行,而这是她24年来的首次,立刻引起世界轰动。

2012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亲往缅甸访问,再次掀起国际媒体的"缅甸热"。2013年5月,吴登盛对美国访问,成为半个世纪来首位访美的缅甸领导人。缅甸不再是国际社会的孤儿。奥巴马总统在致辞时对缅甸的民主改革予以肯定。

他说:"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缅甸的稳定进步,即政治犯的释放,包括昂山素季获得自由,这些都与政治改革密切相关。我们还看到可以信任的选举和立法过程,这些都朝着在全缅甸范围内不同团体更广泛和更具有代表性的方向大踏步前进。登盛总统为了解决国内长期存在的民族冲突做出了真诚努力,并认识到建立一个充分尊重全体缅甸人民的法律的需要。"

奥巴马总统在致辞中还表示,"正如吴登盛总统已提到的,缅甸的民主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目前,外界一方面能看到缅甸新政府及民主派在民主改革道路上的成就,并为之感到鼓舞,但同时也能看到缅甸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和仍不时发生的暴力与战火,并为之感到忧心。

奎格丽分析说:"我们看到的两个最大的挑战,第一个是土地。我们现在能看到缅甸军方、政府正在全国各地从民众手中没收土地,以使到缅甸的外国投资者、外国经济利益集团赚取利益。你能看到巨大反差:有权势的精英们会从外国投资中获利,而当地普通百姓却会失去所有,失去他们的土地。第二个大问题是,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暴力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反穆斯林暴力,同时也有历史上的军方实施的对少数民族或少数宗教群体的暴力,这些群体无一避免。国际社会正假装这些没有发生。这使当地民众处于一种特别无助、无能为力的境地。"

与经济、暴力交织在一起的,仍是由来已久的民族问题,并考验着缅甸新政府的民主进程。

一直关注着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旅美中国学者何清涟说:"缅甸的民族问题由来已久,是纠缠在一起的;在争取民主化过程中,大家的共同敌人是独裁政府,所以,很多民族矛盾可以暂时放在第二位;但是一旦独裁军政府这个敌人消失了以后,很多问题就会提上来。昂山素季今后能不能成功领导缅甸完成民主化,民族问题是个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至少在目前还没有成为导致缅甸民主化不能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还需看今后的发展。"

民族问题与能否实现长期和平息息相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缅甸民族间、政府军与少数民族武装间的冲突也非一纸停火协议就能彻底解决、一劳永逸。民族间的真正和解有待于制度化、法律化的解决。以昂山素季为首的缅甸民主派此时此刻更肩负重担,被民众寄予厚望。

现在北美求学的缅甸少数民族克钦族人贾普瑞江说:"我认为她在议会中为缅甸民众做的很好。另外,我们少数族裔民众相信,她会进一步努力,为克钦族百姓作出实事,最终终止在克钦邦的暴行、暴力。我们希望她能够完成她已故的父亲、缅甸"独立之父"昂山将军的遗愿和承诺,昂山将军当年曾向少数族裔承诺在联邦政府体系中的平等权利,推动7点建议。而今,全国和解、少数族裔平等权利等必须在新议会中得到重视、解决。这些都是进行变革中的政府在改革中要做的。"

2013年6月5日,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亚洲版"的第22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峰会首次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开幕。总统吴登盛在会前宣布将释放所有政治犯,赢得外界好评。在会中,他谈及改革理念及缅甸"去军政府化"的成果。反对党领袖、已成为议会议员的昂山素季在论坛上则明确提出希望政府修宪和竞选总统。不过,这并非易事。

奎格丽说:"大家都对(昂山素季选总统一事)很关注,并且把2015年的议会选举看作是游戏规则的改变机会。但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是,除非几个重大的先决条件方面有所改变,否则那将是不可能的。例如,昂山素季目前不能成为总统,因为宪法里有规定,如果你有直系亲属是外国公民,你就不被允许成为总统。她的两个儿子是外国公民,这使她目前不具备成为总统的资格。另外一个是,有种潜规则,要成为总统必须要有军旅经历,而这几乎使所有的女性被禁止成为总统。这些都是大问题,需要有宪法的改变。而要改变宪法绝非易事。另外,国会中一名议长也想成为总统,所以他不会有修宪、使昂山素季当选总统的动力。2015年的选举要想被认为是公正、合法,而且使昂山素季能成为总统,必须要先处理这些重大事务。"

尽管昂山素季的总统路还很遥远,但她推动民族和解、国会修宪的努力势必带动缅甸在民主化转型中继续向前。一个崭新的民主的缅甸不但符合缅甸民众的诉求,也顺应世界的潮流。国际社会对此翘首以待。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寇天力为您制作的三集特别报道"缅甸"的第二集,探讨缅甸的民主进程、前景及挑战。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