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自由亚洲电台: 法新社指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水质差等问题

普通话主页
 
Manage your social media

Best social media tool for image publishing to Facebook and Twitter. Look amazing and delight your followers. Get 40% off when you sign up today.
From our sponsors
法新社指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水质差等问题
Oct 28th 2013, 18:55

法新社28号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东线水质差、中线工程带来的繁重的移民问题、以及地质条件给西线工程带来的挑战,等等。中国横断山研究会的独立科学家杨勇表示,中国在解决水资源分配平衡问题的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本世纪初上马前后曾经在国内引发激烈争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当初对三峡工程的可否。如今南水北调工程除西线而外,东线主体工程已经竣工,中线主体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中国环保组织"横断山研究会"独立科学家杨勇表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问题是水源的污染。他说,虽然东线贯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但对东线水质影响最大的却是淮河水:

"(东线所经地区)人口密集,经济比较发达,城市也很多,最关键的是它经过淮河……淮河的水质可以说是中国河流流域里面水环境状况最差的。"

这位科学家表示,中国必须、也正在为治理淮河流域的水环境付出巨大努力:

"淮河流域对水环境有影响的所有污染性企业、粗放型产业都要关闭,都要转型。"

杨勇说,眼下,中线的水污染不那么严重,但是汉江上游城市也必须为改善水环境未雨绸缪:

"汉江上游城市的定位与发展要以水资源保护为目标。"

杨勇表示,西线的问题包括往下游去的水与往北去的水两者的保障有矛盾,另外,地质环境挑战也不小:

"(西线)工程技术方面有制约性的重大问题还没有解决。"

中国权威水利专家张光斗曾经说过,"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科学家杨勇也表示,解决水资源的平衡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既已上马,就不存在后悔的问题。但是他说,中国的确要认真考虑发展方向的问题:

"从我们的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以及各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  一切都要根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来 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

法新社的报道引述哈佛大学专家莫尔的话说,对中国来说,最有效的是解决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而不是供应问题。而水资源需求的解决包括节约用水。世界银行表示,中国三分之二的水用在农业灌溉上,浪费的水太多。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